反課綱行動,讓課綱以及教科書等議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,引發許多討論。
從性別的角度而言,早在1988年,婦女新知基金會就曾針對教科書的兩性觀做過全面檢視,結果發現問題嚴重。當時雖然沒有激起太多迴響,婦運團體和關心者卻不氣餒,仍然持續努力,至今已有不少改善。
相較之下,也與性別相關的性教育教材,多年來,進步幅度卻相當有限。從早期「健康教育14、15章跳過不教」,到現在主要仍以「生理、異性戀、主流價值」為取向的內容,不僅與現實相去甚遠,也與性教育應具有的包容悅納、平等多元精神頗有差距。

從經驗中修正錯誤

探討教科書時,經常被提出的一點是「應然」與「實然」的問題。有些人堅持教科書應有指引、教導的責任,必須為學生的道德品行與未來發展提供美好、理想的藍圖,其用心或可理解,但問題是,「美好」和「理想」是依什麼標準?由誰定義?遺憾的是,在這個標準底下,有許多學生因此不被看見,不受肯定,甚至遭到排拒。譬如,家境貧窮、功課不好、來自非雙親家庭、同志、原住民、新移民,或是未成年懷孕等等學生。在要求或期待個人「應該」如何的同時,難道以為個人的際遇與她╱他所置身的社會環境和制度全然無關嗎? 
回到性教育教材,若只談「應然」面,呈現的就會是成年人、婚姻中,以及異性戀者的性,若提到疾病和意外,則是拿來恐嚇和譴責用的。但現實中,性可能發生在未成年時期,它不必然和婚姻有關,也有許多是非異性戀的性關係。性也是人生,有誰能不出差錯呢?培養修正錯誤,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,何嘗不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?為什麼不能以平常心視之?也就是說,「務實」和「友善」,可不可以是性教育教材,以及對待學生的基本態度?再來,能激盪出問題和帶動對話的教材,會不會比「定於一尊」的宣傳或說教好得多?

不該只是單一觀點

幾年前,有一部由民間團體製作拍攝的《青春水漾》影片,想補其不足,提供參考,卻遭到所謂家長和宗教團體的無情批評,不僅狀告教育部,還勞動監察院糾正。這部影片試圖以正向角度談青春期男女對身體的好奇和探索,拋出一大串問題,如:「女生可以探索身體嗎?」、「未成年人該不該有性?」、「兩個人要多愛才可以上床?」、「怎麼學習親密關係?」、「同性情誼會有曖昧嗎?」、「想發生性該做甚麼準備?」、「可以跟家長談性嗎?」、「大人都沒有性的問題嗎?」等等。這些難道不可以在課堂中和學生一起討論嗎?今天的學生難道還是只能接受「正確」、「單一」、「迴避」的性教育嗎?
歷史、社會等科目的課綱和教材很重要,但什麼是符合學生需求的、好的性教育,也很值得好好想想。
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 

Go to top